

《德育報·校長與班主任工作》
國內統一刊號:CN14—0055
郵發代號:21-85
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本報
體會追求之樂 感悟成長之樂 享受家園之樂
- 分類:每期精彩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7-22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在這個分享教育家智慧、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時代,作為學校管理者,要想辦好學校,就得有教育家的情懷和追求。在十幾年的校長生涯里,我用心于教育,潛心研究,對教育有了一些感悟與體會。我認為:教育是關于人的事業,是關于人的發展的事業,而人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它需要持之以恒,穩中求進;它理應遠離作秀,抵達樸素;它必須拒絕浮躁,回歸本真。
體會追求之樂 感悟成長之樂 享受家園之樂
【概要描述】在這個分享教育家智慧、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時代,作為學校管理者,要想辦好學校,就得有教育家的情懷和追求。在十幾年的校長生涯里,我用心于教育,潛心研究,對教育有了一些感悟與體會。我認為:教育是關于人的事業,是關于人的發展的事業,而人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它需要持之以恒,穩中求進;它理應遠離作秀,抵達樸素;它必須拒絕浮躁,回歸本真。
- 分類:每期精彩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7-22
- 訪問量:0
體會追求之樂 感悟成長之樂 享受家園之樂
—— 如何讓教師有幸福的人生體驗
■ 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校長 陳 姍
在這個分享教育家智慧、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時代,作為學校管理者,要想辦好學校,就得有教育家的情懷和追求。在十幾年的校長生涯里,我用心于教育,潛心研究,對教育有了一些感悟與體會。我認為:教育是關于人的事業,是關于人的發展的事業,而人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它需要持之以恒,穩中求進;它理應遠離作秀,抵達樸素;它必須拒絕浮躁,回歸本真。
那么,怎樣理解教育的“本真”呢?“人”就是教育的“本”,離開了學生和教師談教材、談教學、談德育都毫無意義。而人的發展規律就是教育的“真”,認識到人的發展規律這個道理,才有真正的教育。只有對這個“真”認識得越深,教育之路才能走得越遠,孩子才能終生受益,教師才能終身發展。
這就是我的辦學理念與思考。
——陳 姍
羅曼·羅蘭說,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,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。“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”,就是幫助學生提高追求幸福的能力,進而擁有幸福的人生。2011年,我們將“奠基”聚焦于“幸福素養”的培育上,認為要實現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,不僅要教給學生一生幸福必備的素養,更要讓學生獲得幸福的學習經歷與體驗。因此,我們把“道德、健康、人文、科學、藝術”五種幸福素養,作為奠基教育的內容,并在此基礎上,著力構建“幸福素養”課程體系,打造幸福高效課堂,探索實施奠基教育的途徑和方法,形成了育人特色。
直到現在,我仍在時時刻刻地思考和探索:童年于人的一生何其珍貴,而我們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感受到當下的快樂,幫助他們去創造未來一生的幸福?也許我們做的還不夠,但有一點我始終堅信,那就是:即使是為了微小的美好付出努力也是值得的。
在學校發展的歷程中,我越來越覺得,教師發展是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的核心動力,校長眼中有教師,教師眼中才會有學生。那么如何引領教師智慧從教、幸福為師呢?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”如果把一個職業作為一種畢生的事業而永生追求,樂在其中,無疑是一種幸福的人生體驗。
體會追求之樂
教育是一種需要信念的事業。習近平總書記在《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》中提出四點要求,其中“理想信念”放在了首位,可見其重要性。沒有堅定的教育信念,教師的專業發展將失去動力,教師的快樂也將離去。那怎樣才能樹立信念呢?我首先談談愿景激勵。共同愿景是一種精神理想,它讓每位成員不僅看到學?,F在的樣子,還期待著它未來的樣子。作為一校之長,無論是師資隊伍、校風校貌,還是學校特色建設,都必須有近期和遠期計劃,制訂出具體而又明確的奮斗目標,帶領師生為實現這個美好愿景而努力。
在愿景的引領下,學校設立了“勞動獎章”和“形象大使”雙十評選機制來引領教師追求。全體教師集思廣益,凝練了“務本求實、銳意進取、開放融通”的五一精神和“文雅大方、篤愛至真、博學睿智”的教師形象,進一步凝聚了教師共同的價值觀,成為教育自覺的精神源泉和強勁動力。我清楚地記得2012年5月8日,那是我校舉辦首屆勞動獎章和形象大使頒獎典禮的日子。當獲獎者在音樂聲中揮手走過紅毯,登上領獎臺時,不僅他們是幸福的,我更是無以言表地激動,觀看頒獎的教師說好像是親臨“戛納國際電影節”,他們感動地說:“這是我們自己的節日!”
共同制定愿景、研討校訓?;?、書寫教師心靈慧語……這些精神文化已經形成一種幸福文化場,讓身處其中的任何人,都可以從中汲取正向能量,感受幸福與快樂。“看待學生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。”——走進五一,讓愛無處不在,走廊中那些用最純真的教育情懷凝結成的一句句話,折射的是為人師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。
感悟成長之樂
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,才能把這種快樂傳遞給學生。我認為,真正的人性化管理,就是要尊重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律,為不同的教師搭建成長的舞臺;就是要在注重職業規劃、促進專業成長、體驗職業幸福上多做探索。盡管每個人的基礎不同、能力不同,但每個人都希望享受成功的樂趣。因此,在學校整體建立教師培養規劃的基礎上,按照“適應期、定型期、突破期、成熟期、創造期”的專業成長規律,根據專業、年齡、個人優勢等,制定教師“個人三年發展規劃”,采取不同機制助推成長:骨干教師追求更高層次的發展,就為他們搭臺子,成立名師工作室、導師顧問團,通過建立學科首席教師、特色教師評選等機制,提升帶動力;青年教師需要成長,就為他們找師傅,一對一跟蹤指導,通過教學新秀、教學能手的評選途徑,壓擔子、分任務,提升生長力;默默無聞、腳踏實地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的教師,肯定他們的責任心與工作態度,激發內驅力。這種按不同需求建立的分層培養機制,使骨干人才形成梯隊,讓教師在追求目標中享受快樂,讓每個人都感受到“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”“我還可以做得更好”,從而促進他們專業的提升,激發成長的動力。
享受家園之樂
教師工作壓力大,他們需要閑暇,需要緩解壓力,作為管理者有責任為教師構建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工作環境,讓平淡的生活變得有聲有色。教師“點染”工作室、“百靈鳥”合唱團等富有特色的教師社團,提升了教師文化和藝術修養,活躍了業余生活;每年舉辦有主題的新年聯歡會,在輕松的氛圍中,教師們盡展詩、樂才華;大家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自發組建的籃球、登山、瑜伽等俱樂部,讓“積極、健康、樂觀、向上”的生活方式,在各類和諧的文體活動中得以彰顯,生活或工作中的不快情緒,在彼此溝通中很快化解;溫馨的教工之家,設有健身房、臺球室、瑜伽室、茶藝室等,一個個愜意的空間,工作之余,老師們常常到這里坐一坐,或看書、備課,或聊天、健身。大家三五成群,有說有笑,其樂融融。
因為有了精神引領,有了專業追求,形成了教師巨大的凝聚力,他們憑著嚴謹治學的態度,不斷進取、永不服輸的韌勁兒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著五一精神的深刻含義,形成了一支富有愛心、肯于鉆研、樂于擔當的教師團隊。我相信,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一定會激發他們對學生的愛,對工作的熱情,也會傾力關愛、呵護孩子的成長。因為教師最大的幸福,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,讓學生的心靈自由舒展,在學生的進步中,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達至的快樂。陶行知先生說:“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,先生之最大的快樂,是創造出值得崇拜的學生。”這才是教師幸福的最高境界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
德育報社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熱線:0351-2190338 2190328 社址:中國·太原體育路403號
